物業稅呼之欲出將使大多數人受益 遏制房價瘋漲將起重大作用
物業稅又稱財產稅 ,主要是針對土地、房屋等不動產,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繳納一定稅款,而應繳納的稅值會隨著不動產市場價值的升高而提高。
如果要問國內的消費水平,那么房產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。據中央銀行曾公布的一項數據,在我國城市地區,家庭的平均總資產中,80%為實物資產,而這80%的實物資產中,74.2%為住房,這可能就是造成了我國城市地區96%的住房擁有率。
與此同時,很多家庭不僅有一間房,而且還有不止一間,據統計,其中大約31%的家庭有兩間房,更有10.5%的家庭有三間或更多。那就是40.5%的家庭都有一套以上的住房,比例很高。
但是,這百分之四十四點五的家庭,將來很有可能會面對財產稅。
財產稅即將出臺嗎?
眾所周知,關于物業稅的事情,被“討論”了十幾年,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,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。但十多年前,上海和重慶就開始了房地產稅的試點,這也是第一個試點的地方。
雖然過去十幾年都沒什么“動靜”,但到了2021年,在樓市調控下,物業稅的出臺,卻是指日可待。就在今年的十一月,上海市稅務部門宣布,今年的物業稅征收工作正式啟動。
許多網民將他們繳納的物業稅“賬單”發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上,引發了一場熱議。與此同時,在2021年的十月,國家發布了一條“重磅消息”,那就是在部分城市開展物業稅的試點,引起了全民的注意。
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試點城市和政策,但從各種新聞中可以看出,房地產稅的試點工作已經進入了快車道,甚至有專家預計,到了2021年底,一些城市將會開始開征房地產稅,這意味著,房地產稅很有可能會到來。
而更讓人擔心的,則是物業稅的開征,會不會讓擁有多個住房的人也跟著交更多的稅?
擁有多個房間就一定要花更多的錢?
但事實并非如此,物業稅的性質并不是為了讓擁有多個住房的人多花更多的錢,這一點在上海市物業稅的有關政策中也可以看出。據了解,在上海市,“免征面積”是指不大于60平方米,所以不需要納稅。
換句話說,一家三口,“額度”是180平方米,不管是二套三套,只要面積在180平方米以內,都不需要額外掏錢。說到這一點,很多專家都認為,財產稅的全面開征,應當以“免征面積”為標準。
當然,就算是超出了這一標準,也不必過于擔憂,畢竟這一標準的稅率并沒有大家所想的那樣高,上海市的物業稅現在是兩種,一種是千分之四,一種是千分之六,若是只征收多出的部分,計算起來也不會很高。
因此,對于物業稅,各位不必過于擔憂,更不必過于“抵制”,因為這項稅收的推出,實際上是一項重要的政策。
財產稅的含義
就在2021年11月24號,中國人大的國家發展和戰略研究院等組織舉辦了一次 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,在會議上,人們對房產稅進行了大量的討論。而從這次的會談中,我們也能看出,財產稅的“改革目標”是什么。
也就是說,房地產稅的推出,主要有四個方面,一是調節財富分配,二是抑制房價,三是增加財政收入,四是促進公共治理。換句話來說,物業稅的開征,或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,遏制住房價的“瘋漲”,讓大部分人的目光從房子上轉移開來,并為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,改善社會治安。
其中,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“功能”,也是廣大市民期盼已久的。然而,《清華金融評論》在一篇文章中卻認為,雖然物業稅有如此“目標”,但是在制訂上,卻難以做到這四個目的的統一。
而究竟要達到哪個目的,還得看物業稅的具體設計。這也是為什么房產稅要繼續實行的原因,也許以后還會有新的稅收,根據各地的經濟狀況,征稅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。
不過,物業稅畢竟是一項利弊參半的政策,在“房住不炒”的背景下,還是不要“擔憂”的好,就像《環球時報》主編胡錫進的“建議”一樣,“保持冷靜”一樣。
將來,當物業稅正式開征的時候,真正的受益者,將會是大多數人。你們怎么看這件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