價值16萬的切糕事件讓人久久難忘。當年,那篇微博這樣寫道:
“村民凌某在購買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時,因語言溝通不暢造成誤會,雙方口角導致肢體沖突引發群體毆打事件。事件造成二人輕傷,損壞 核桃仁糖果約16萬。加損壞的摩托車和受傷人員共計20萬。目前@平江公安天岳派出所將凌某刑事拘留,十六名新疆人員財物得到賠償……”
說到新疆切糕,相信很多人都并不陌生,這個有著天價之稱的切糕以前可是害慘了很多人。上過當的人估計現在都還記憶猶新,那時候,廣東的大街小巷有著很多新疆人在路邊售賣切糕,很多人由于是第一次購買都不幸踩坑被騙,一刀下去那是少則幾百動輒上千,由于新疆老板的強勢蠻橫,最終很多人只能是啞巴吃黃連,有苦難言呀!
早在2012年,湖南岳陽就發生過一起因為切糕導致的群毆事件,村民在購買新疆人的核桃仁糖果時因語言不通與其發生肢體沖突,導致16萬的核桃仁糖果受損,天價切糕的說法也就由此而來。核桃仁糖果其實也就是網友們所說的切糕。
如今的大街小巷切糕已經很難再看到,大家似乎也認為它已經銷聲匿跡了,但在3月24日,天價切糕卻再現街頭,有視頻爆料,山東濟南一男子在路邊想購買一斤切糕,不料卻被老板切成了4斤,男子轉頭就走后被老板怒喊道:你給我站那,不買我就報警了,視頻顯示:現場圍觀了不少吃瓜群眾,有人拍照,有人指責,也有人議論,在爭執不久后,老板最后只能好聲好氣的說了句:你要多少就給多少。
好家伙,當年的那一套竟還敢搬出來用,如今已是法治社會,做生意應當以誠信為本,強買強賣已經行不通了,人家要1斤,你卻硬生生的切個4斤出來,硬是多塞給人家3斤,試問買主能同意嗎?切糕以貴出名,這4斤切糕估計得怕幾百上千了吧,如今法律法規健全,啞巴吃黃連那已是過去式了。
那么切糕為什么會這么貴呢?其實切糕之所以這么貴,那是因為切糕的用料成本比較高。新疆切糕光從外表就能看出來用料十足,品相更是十分誘人,據了解,新疆切糕一般由葡萄干、紅棗、核桃仁、腰果、杏仁等數十種干果組成,無論哪一種原材料都不便宜,如此豐富的用料在成本上自然也就比普通的糕點要貴上好幾倍。
切糕不僅用料扎實,其密度也比較大,切糕用的原材料屬于干果類,干果是比較壓秤的,再加上制作過程中大量加入了麥芽糖等糖類,經過特殊方法壓制而成,這也就使得切糕的密度比一般糕點要大,顧客在購買時如果光靠手指比劃切,1斤變4斤不足為奇。切糕雖然很難做到要多少就切多少,但切糕老板明明知道其中的道理卻還故意為之,士可忍孰不可忍。
在現實中,總會有些商家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,在交易的過程中缺斤少兩、以次充好、強買強賣,做著昧良心的勾當,我們在消費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警惕,不能讓黑心商家鉆了空子,必要時記得拿起手中的法律武器。